会员观点 | 京运河智库于维民:滋补产业品牌年轻化 在传统与潮流间探寻破局密码

时间:2025-10-16 13:16:13 点击: 【字体: 收藏

在消费市场中,品牌年轻化是核心命题,即便是承载“老派养生”印记的滋补产业也不例外。长期以来,滋补品多与“中老年专属”“药店特供”绑定,复杂的食用流程与严肃形象,与追求高效、潮流的年轻群体形成认知隔阂。近年来,东阿阿胶、同仁堂、小仙炖等头部品牌主动求变,以多元创新打破刻板印象,推动滋补产业在传统根基与潮流表达间找到平衡,开启年轻化转型新路径。


一、开辟新业务:以品类创新搭建桥梁

产品是沟通基础,打破传统品类局限、开辟新业务,是滋补品牌触达年轻群体的关键。传统滋补品如阿胶块需熬煮、花胶需泡发,繁琐流程让年轻人却步。头部品牌通过品类延伸与形态创新,将滋补功能融入日常场景。


东阿阿胶跳出单一阿胶块框架,推出即食阿胶糕、速溶阿胶粉,更跨界打造阿胶奶茶,成为年轻打卡单品;还进军美妆领域推出阿胶面膜、口红,让品牌从药店货架走进年轻人生活。同仁堂突破“中药世家”认知,推出枸杞咖啡、菊花普洱冷萃,匹配白领“提神与养生兼顾”需求;独立包装的阿胶枣、山楂丸,将滋补转化为“随手日常”。虽新业务面临口感调试、市场培育挑战,但有效消解了年轻人的距离感,打开了年轻市场入口。



二、跨界联名:以场景融合实现破圈

跨界联名通过流量互通与价值互补,成为滋补品牌打破圈层的重要路径。年轻群体对“联名”的关注,本质是对“新鲜感”与“价值认同”的追求,品牌通过精准联名,既能借合作方触达潜在客群,更能重塑产品认知。

在潮流维度的联名布局中,小仙炖与意大利百年咖啡品牌Lavazza 的合作极具代表性,成为其“文化 + 潮流”双轨策略的重要实践。双方以“中式滋补 + 西式饮品”的跨界融合为核心,推出联名燕窝咖啡系列,精准匹配年轻群体“日常养生”与“潮流消费”的双重需求。

此次联名明确推出“鲜炖燕窝木瓜水牛拿铁”“鲜炖燕窝柑橘气泡美式”燕窝水牛奶 Gelato”三款核心产品在于品牌契合点的精准把握:Lavazza 代表的“百年匠心与意式潮流”,与小仙炖在中式滋补领域的“品质坚守与创新突破”高度共鸣,实现了千年滋补文化与百年咖啡文化的碰撞。配合立体化传播动作,小仙炖成功将燕窝从“传统滋补品”转化为年轻养生群体追捧的 “潮流符号”,达成“滋补功能 + 年轻需求”的精准匹配,实现1+1>2的破圈效果。


三、产品设计:以体验优化贴近需求

年轻群体消费中,“颜值”与“便捷性”权重高。滋补品牌通过包装升级、形态创新,对接年轻审美与习惯,降低尝试门槛。

包装革新传递年轻化信号:东阿阿胶“小金条”阿胶糕,摒弃传统包装,采用细长金色独立设计,便携适配碎片化场景;同仁堂枸杞咖啡用彩色易拉罐,搭配趣味标语,兼具审美与社交属性。

形态创新重构体验:部分品牌将人参制成软糖、灵芝融入巧克力,通过零食化改造,剥离滋补品的“苦涩感”,让年轻人在吃零食时完成滋补,实现“养生无需费力”的升级。


四、用户共创:以深度参与激活活力

年轻化转型的核心是建立情感联结,“倾听需求、邀请参与”的共创模式,让品牌更“接地气”。通过让年轻人参与研发与营销,品牌能精准捕捉痛点,培养用户归属感。

东阿阿胶的全链路共创体系可借鉴:产品端,深入校园、写字楼试吃,收集反馈优化配方;发起校园创新大赛,将213份创意转化为产品迭代动力。营销端,在抖音发起挑战赛,吸引3.7万用户投稿,实现超2亿次曝光;在B站赞助晚会、联动UP主,开放设计、脚本创作入口,让年轻人从“受众”变为“传播者”,夯实用户基础。


五、情感共鸣:以价值链接构建认同

年轻群体的消费需求正逐渐从单纯的“功能满足”向“情感与价值认同” 转变。对于滋补品牌而言,这意味着需要突破传统“功效宣传”的营销模式, 而小仙炖在这方面的节日营销堪称范例,通过精准把握年轻群体需求,将滋补产品与节日、情感表达紧密绑定,成功使滋补品从“功能性产品”升级为“情感载体”,进而形成强大的情感竞争力。

小仙炖在今年中秋佳节来临之际,携手明星品鉴官景甜推出情感大片《最在意的人之甜甜的月光》。这部短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承载着对健康与团圆的美好祝愿。短片延续了春节短片“把小仙炖送给最在意的人”这一核心情感基调,再度传递出小仙炖一贯的品牌价值主张。小仙炖巧妙地将燕窝与中秋团圆这一情感元素深度绑定,让年轻消费者在看到短片时,自然而然地将燕窝与关爱家人、传递心意联系在一起。小仙炖强化了“小仙炖=健康”的心智关联,让“把小仙炖送给最在意的人,就是把健康送给最在意的人”这一观念深入人心。




小仙炖的节日营销通过与明星合作,跳出了传统滋补品只强调功效的营销框架,以情感共鸣为切入点,让产品承载起团圆、关爱等丰富的情感价值,真正满足了年轻群体对情感与价值认同的消费需求,也为滋补品牌在年轻化转型中,如何构建情感竞争力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结语

中国实战派营销专家、京运河智库于维民建议,滋补产业年轻化,是传统与现代的“双向奔赴”,核心是坚守“药食同源” 内核,以年轻化表达适配当代节奏。头部品牌的实践证明,年轻化关键在 “站在年轻人角度重构价值”。虽面临功效与口感平衡等挑战,但只要锚定真实需求,持续创新,便能在年轻市场立足。未来,“新中式滋补”深化,将推动产业升级与文化自信双重提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