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国家质检总局对进口产品进行监管 确保可追溯性
(中国经济网山东垦利10月18日讯)今日下午,由经济日报主办、中国经济网和山东省垦利县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食品安全30人论坛——食品可追溯论坛于山东省垦利县举办。中国食品安全30人论坛专家、中国检科院食品安全研究所副所长李立表示,国家质检总局对于国外进口产品有明确的监管措施,以确保进口食品的可追溯性。
李立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进口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国家质检总局在144号令中明确规定对于进口食品的监管措施,以确保进口食品的可追溯性。“2011年的血燕窝事件后,我国政府就全面禁止了燕窝向中国出口。为了保证燕窝的可追溯性,我国质检总局开展风险评估,在2013年与马来西亚农业部签订议定书,明确规定对方应有追溯手段。”
据李立介绍,中国检测院利用二维码技术开发追溯平台,对国外进口食品的厂址、注册号、卫生注册及生产许可证号、生产日期、包装等信息进行采集,消费者扫描二维码即可了解产品信息。此外,还设计有暗码涂层区域,消费者可在网络上搜索涂层中的标签是否真实。“产品的溯源码是专号专用,可不是无限制的发。国家质检总局在现场对企业进行评审的时候,会根据企业的生产规模和工人数量核定一个产量,在产量内核发标签。”
中国食品安全30人论坛——食品可追溯论坛为第四届黄河三角洲(中国?垦利)国际生态农业博览会同期举办的重要活动。本次论坛由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副院长胡小松主持,多位我国食品安全领域专家就食品安全可追溯进行了专题演讲,并与在场媒体及观众进行了沟通。
相关文章
最新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