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迁燕屋 另拟政策 柔燕窝商声援雪同业

时间:2013-12-24 14:02:25 点击: 【字体: 收藏

(古来14日讯)雪兰莪州政府要求燕窝商在3年内搬迁燕屋,柔佛州燕窝商工业公会今日声援同业,打出“风雨同舟,休戚与共”口号,声援及力挺雪州同业不搬迁,并要求雪州政府制定更完善的解决方案。

柔州燕窝商工业公会会长陈瑞民说,该会是由州内9个县及2个市的分会组成,会员人数达2000人,各分会代表一致赞成声援同业的决定。

甫露曙光又受打击

他指出,虽然上述事件对柔州同业暂时没影响,但看见同行辛苦经营及投资,却换来如此对待,白白浪费多年心血及时间。他与州内各县市代表在交流会议前,发表看法。

其他出席者包括该会署理会长卢伟陆、副会长杨敦汉(兴楼代表)、林昌玉、秘书王贵华、财政陈昭奇、理事陈文豪、卓可丰、曾敬茗、李德(哥打丁宜代表)、爱沙汉、王惠文(丰盛港代表)、魏世心(中区财政)。

陈瑞民说,原本历经两年多的燕窝无法出口中国事件已让同业饱受折腾,好在最近燕窝的售价有回升的迹象,燕窝出口开始有好转,进一步让加工厂获认证,出口燕窝进展渐露曙光,但新条例为雪州同业带来沉重的打击。

稻田建燕屋可抗虫害

林昌玉指雪州政府不了解引燕业跟普通养殖业不同,因为业者不能将燕子装在笼子带走,再把燕屋从商业区迁移至农业地就能解决问题。

他说,雪州政府给予7年的临时执照给稻田的引燕业者,但作业方式不合理,燕屋只允许设立在农业地(不包括稻田),所有在其他用途的20%土地上兴建燕屋,而且必须在指定的期限内,即商业地3年及稻田地7年后,搬迁到农业地

“燕屋仅占30尺X100尺的建筑物,不会妨碍稻田工作,而且可以利用燕子捉稻田里的害虫,减少使用农药,一举多得,但雪州政府却不理解。”

郊外燕屋难成功

他指出,95%郊外经营燕屋难以成功,若燕屋设在商业区里的废置店屋,也可避免瘾君子匿藏在空屋吸毒。

另外,他也认为乌鸦、八哥等其他鸟类所造成的卫生问题更大且尚未解决,当局反而要对付拥有经济价值的引燕业。

“国内拥有6万名燕窝商,估计影响上百万人,当中包括燕窝商的家人、五金业者、职员及其他相关行业,若雪州政府执行上述条例会影响深远。”

折衷解决噪音问题

陈瑞民补充,有90%投诉都是针对引燕业的噪音问题,所以他建议雪州政府可采取折衷方案以解决噪音及卫生问题,由执法单位采取法律行动对付违规业者,并非搬迁燕窝。

他也促请雪州政府收回成命。

他说,据雪州同业的转述,雪州政府不曾与同业协商或聆听业者的心声及困境,就单方面实施新条例,加上行情差且出口也未明朗化,难以回头或加额投资,令他们感到绝望。

野燕撒粪引发卫生问题

他反问,雪州政府认为推行上述条例是好事,为何不在大选前宣布?况且,中央政府鼓励国人投资引燕业,但州政府却诸多阻扰,而且过往都不曾出现类似条例。

针对外界认为养燕屋招来鸟粪洒落满地,陈瑞民直喊冤,因为长期在电线及五脚基栖息的野燕(Swallow,草燕或泥燕)所引发的卫生问题,并非引燕业的燕子,希望民众别误解。

他指出,金丝燕(Swiftlet)品种的燕子脚短细弱,所以利用口腔分泌一种胶质唾液,吐出后经吹干,变成巢穴并筑在墙壁上,并不像野燕站在电线栖息。

他表示,金丝燕的燕窝拥有经济价值,而不是野燕。

他说,野燕鸟粪洒落遍地,跟躲在燕屋内的金丝燕生活作息不同,而且大部分引燕业者都会管理及监督燕屋卫生环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