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国与东盟中药贸易额同比增长近五成
随着2010年1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正式实施,我国与东盟各国间医药保健品类关税大幅降低,通关更加便利,2010年全年我国与东盟地区诸国的中药贸易额已达3.38亿美元。
今年上半年,我国与东盟中药贸易额为2.67亿美元,同比增长48.57%。其中,我国对东盟地区中药出口额为2.11亿美元,同比增长41.46%;我国从东盟中药进口额为5612.96万美元,同比增长83.24%。由此可见,中国-东盟中药贸易正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
我国部分省、市、区与东盟国家开展中药贸易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东盟国家华人集中,用药习惯相近;东盟地区人口数量达近7亿,近年来随着地区人口数量和经济的增长,当地民众医疗保健意识日益增强,对传统医药的需求越来越大;东盟地区大多数为发展中国家,医药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对药品的进口依存度较高。这些都是我国企业开拓东盟传统药物市场的有利条件。
燕窝进口呈恢复性增长
我国的燕窝进口主要来自东盟的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过去国内市场燕窝价格高于东南亚地区国家燕窝价格,存在较大利润空间,仅2011年我国就从东盟进口燕窝达7365千克。当年8月16日,浙江省工商局抽检发现,3万多盏血燕亚硝酸盐含量超标,最高超标350倍,血燕产品不合格率高达100%。之后,随着该事件效应不断扩大,国内很多燕窝店销售受到很大影响,2012年我国燕窝进口仅为5千克,同比下降99.93%。为了应对危机,同年4月和9月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印尼、马来西亚分别签订了《燕窝输华检验检疫和卫生条件议定书》,规定了标准严格、规则详尽的输华燕窝质量要求,敦促印尼和马来西亚政府有关部门将燕窝的采集、加工、出口等各环节纳入法制化监管体系,以此确保通过合法报关和入境动植物检验检疫流程进入我国市场的印尼、马来西亚燕窝及其制品,完全符合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等要求,从法律层面上切实保障我国燕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今年上半年我国燕窝进口量恢复到711千克,进口价格为2079.94美元/千克,呈恢复性增长态势。
越南、马来西亚为前两大出口市场
今年上半年我国对越南和马来西亚的中药出口额占对整个东盟市场中药出口额的57%。我国对东盟主要国家的中药出口均呈增长态势,只有对新加坡的出口额同比略有下降。
越南是我国对东盟中药出口的第一大目的国,我国对越南中药出口主要以中药材及饮片为主,如川芎、白术、大黄、籽黄、黄芪和菊花。另外,我国还对越南出口一定数量的卵磷脂(保健品)和肌醇(提取物)。今年上半年我国对越南出口川芎和白术增长较快,另一传统商品菊花的出口则有所减少。
我国对马来西亚中药出口主要以提取物为主。此外还出口一定数量的中式成药和药材,出口药材主要为菊花、枸杞、人参和党参。今年上半年我国对马来西亚中药各类商品出口额均有较大的增长,增幅达139%。